- 服裝鞋帽(25類)
- 酒商標(33類)
- 食品商標(29類)
- 醫藥商標(05類)
- 方便食品(30類)
- 科學儀器(09類)
- 日化用品(03類)
- 餐飲住宿(43類)
- 廣告銷售(35類)
- 健身器材 (28類)
- 更多
熱門商標推薦
熱門商標推薦
熱門商標推薦
熱門商標推薦
在分類中搜索“”
熱門商標推薦
熱門商標推薦
熱門商標推薦
熱門商標推薦
熱播劇《三十而已》、《二十不惑》早已註冊商標? 不是你想註冊就能成功!
近期有兩部電視劇特別的火,一部是《三十而已》,一部是《二十不惑》。
《三十而已》這部劇中我最喜歡的角色就是童瑤扮演的顧佳。她看似是個全職太太,但實際是個獨立女性。她可以委曲求全,也會武力護子,她可以不動聲色就手撕小三,她還能夠幫助老公做生意。
而《二十不惑》這部劇則把20歲面臨的種種困難集結其中,不禁讓人回想起自己20歲是什麼樣子。就拿劇中的姜小果來説,論長相沒長相,論金錢沒金錢,論權力又沒權力,簡直就是一個三無女生,所以她任何事都只能靠自己。初入職場我們會有很多的困難和挑戰,而姜小果面試的情節,正好還原了應屆畢業生求職路上苦苦掙扎的真實場面。
那麼,你想不想知道《三十而已》、《二十不惑》商標保護是什麼情況呢?
筆者我通過商標局官網查詢發現,“三十而已”、“二十不惑”已經被申請註冊商標了。
目前,筆者檢索到“三十而已”商標共6件,看下圖。
圖片來源:商標局官網
其中有5件是由《三十而已》這部劇的出品公司上海檸萌影視傳媒有限公司於2017年11月16日申請註冊的,目前均已註冊成功。
還有1件商標於2020年5月7日申請,不知道這件商標的申請人是不是在瞭解《三十而已》之後的搶注行為。畢竟很多電視劇在開播之前都會進行廣泛宣傳,比如今年3月,江疏影就曾為《三十而已》這部劇進行過宣傳。
而“二十不惑”商標筆者也檢索到了6件,商標申請人均是上海檸萌影視傳媒有限公司。
圖片來源:商標局官網
其中1件是“二十不惑LINMON PICRURES”商標,目前該商標處於實質審查階段。
圖片來源:商標局官網
還有5件“二十不惑”商標,這5件商標分別註冊在第9類、35類、38類、41類和42類,與《三十而已》註冊的5件商標類別一模一樣,但這5件商標被駁回,目前均處於無效狀態。
圖片來源:商標局官網
“二十不惑”商標為何就被駁回了?
你記不記得有個成語叫“四十不惑”?四十不惑這個成語的大概意思就是説一個人到了四十歲,經歷了許多,已經有自己的判斷力了。
筆者猜測,“二十不惑”商標被駁回可能與“四十不惑”這個成語有關,容易混淆人們對成語中特定詞彙的認知。
我們都知道,成語是我國特有的語言資源,它全面的體現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積澱的智慧結晶與文化價值。
那麼成語能否被申請註冊商標呢?
答案是肯定的。
因為我國《商標法》規定,任何能夠將自然人、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商品與他人的商品區別開的標誌,包括文字、圖形、字母、數字、三維標誌、顏色組合和聲音等,以及上述要素的組合,均可以作為商標申請註冊。
但並不是所有的成語都能申請註冊商標。如果要申請註冊的成語商標不具顯著性,並與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權利相沖突的話,是不可能註冊成功的。
而且商標局在審查成語商標註冊的時候,往往也會駁回大部分的商標申請。這是因為這些申請的成語商標大多存在對成語濫用,或對成語不規範使用,或該成語用於指定商品或服務缺乏顯著性等問題。
我們舉個例子來説。
就比如有的商家想拿“小蹄大作”這類傍成語的諧音詞語當商標、店名。可想而知,這樣是行不通的。“小蹄大作”這個商標是不可能註冊成功的,因為它是對“小題大做”這個成語的不規範使用,如果用作商標,很容易對中小學生正確認知和使用成語產生不良影響。
如果你就是想用成語註冊商標的話,那筆者我給你支三招:
第一、合理規範的使用成語。
第二、對該成語的含義、外延有着準確清晰的把握。
第三、避免該成語用於指定商品或服務缺乏顯著性等問題。
如今,商標已經不僅僅是區別不同來源的商品或服務標誌,而是一家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“商戰利器”。所以説企業越早申請商標註冊,對商標的保護越有利,相反,太遲註冊商標就很有可能被他人註冊走了。《三十而已》、《二十不惑》這兩部劇的出品公司檸萌影視提早對影視作品的名稱進行商標佈局,這商標保護意識筆者雙手點贊。但是像“二十不惑”這種可能會造成人們對特定成語混淆的商標還是不要註冊為妙,不僅浪費時間,還浪費金錢哦~
【四方物流商】
文中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,版權屬於原作者,僅以配圖表達,無他意。若有不妥之處,請聯繫我們刪除,感謝!
聲明:凡本網註明"來源:中細軟"的作品,均為本站原創,侵權必究!轉載請註明“來源:中細軟”並標明本網網址www.gbicom.cn!凡本網註明“來源:XXX(非中細軟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,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繫的,請在相關作品刊發之日起30日內進行 。聯繫方式:400-700-0065在摘編網上稿件時,由於網絡的特殊性無法及時確認稿件作者並與作者取得聯繫。為了保護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,及時準確地向權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費,請作品著作權人及時與本網站聯繫,以便支付稿酬。
關於我們| 推廣服務| 法律申明| 聯繫我們| 合作伙伴| 意見反饋 網站地圖
中細軟集團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ICP備15031491號-2
地址:北京市房山區長陽路中細軟知識產權科技園中細軟大廈 傳真:010-58143981 全國免費服務熱線:400-700-0065
電話號碼錯誤,請重新輸入
信息保護中,請放心填寫